摘要
身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免不了给各种来访者,或者在各种培训课堂中,讲述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众多难题,比如夫妻吵架怎么办?情感淡漠怎么办?婆媳矛盾怎么办?
讲得多了,自然会有好奇的学员来问:“老师,您懂这么多,您家里一定没有问题,非常完美吧?”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完美不可能,但好在心理学提供了不少念好经的法门,供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当修炼的嫁给纯白丁,
我是治呢还是忍呢?
做了心理咨询师,每天都在和生活中众多难题、不如意打交道,听得多了、见得多了,心里难免感叹人生不易,每一刻都是不同的试炼。
然而职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心理咨询师也还是要吃饭睡觉结婚过日子的。
不同的是,从谈恋爱开始,车房存款就不是我心中的首要指标,占据第一要位的必须是——心理健康。
于是,就有了第一次见面不聊风花雪月,而是深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童年成长经历、父母性格特点,外加游戏性质的催眠考察……
不知道我先生当时是什么感觉,我现在回想都有种分外生猛的汗颜感。
不过好在两个人看对眼走进了婚姻,这日子过起来我才明白:原来,所谓的世间大公就是人生要经历的都会经历一遍,不论你高低贵贱,还是职业为何。
记得婚后不久,我和先生外出就餐,先生驾车稳稳地停在路边,就在在我解安全带收拾手机背包的瞬间,先生居然麻溜地熄火、下车、锁门……完全无视我的存在,一路飘然而去。
这一刻,坐在车内的我一脸蒙,开始升起各种念头:他虽然已经转为已婚身份,但心理上显然还停留在未婚状态,这和他独生子的成长环境有关吗?和他父母曾经两地的相处模式有关吗?和他……
哎呦,还分析啥啊,我这一肚子火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开始猛烈地敲打车门,同时大声喊叫着。
先生飞奔着跑回来,自己尴尬到不行。可想而知,这顿饭是如何吃下肚的。而我内心一直纠缠的念头就是:他这心理问题,我是治,还是忍?
在我选择“治”的那段日子,我们的婚姻经历了激烈的磨合期,我才知道,我习以为常的情绪表达,在他看来总有些“小题大做”:
当他屡次把属于我的各种东西当做垃圾处理掉,害得我找不到时,我一遍遍告诫自己,他的心理身份还没有完全转换。只有这样,我才能遏制住内心那个小女人去怀疑他不爱我、不尊重我;
当我对他的某些生活习惯提议稍作修改时,他很难分清什么是对事不对人,叫嚣着我不够爱他,争吵的话题越扯越远,我费尽心力也无济于事;
当我回避南北差异,迁就变成习以为常时,他居然开始点评北方的各种缺点,完全无视我已经一万点受伤的内心……
我终于开始怀疑我给人家讲了那么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方法,究竟是不是一场空谈?!
说得好,不如做得到,
婚姻原来是一场更好的修炼
不到一年的婚姻生活却让我记得明白什么是“知易行难”,知与行之间,才是人生真正的修炼。
心理学揭秘了人类内在种种隐秘的真相和规律,并不是仅仅用来知道和说出来的。
当我仗着职业身份,各种讲科学、摆道理、伪分享,换来的只是先生的抵抗、否定,甚至疏离。
夫妻关系就像一架天平,没有谁可以高于对方,做指点对方的老师,角色错了,关系也就跟着错位,生活必然波澜不断。
于是,我放下张口闭口的心理学,少说多做,真正赤诚地体验一把我学到的那些到底管不管事儿。
由于我们是闪婚,婚前我父母并不了解先生,种种担忧使得二老和女婿间的关系总有些疙瘩。
比如:先生下班后,我母亲就会抱怨怎么连棵菜都不买,一点儿不懂照顾家里,若先生饭后在沙发上休息,母亲又会担忧,这在家一副翘着腿的大爷作风,以后怎能信赖他照顾女儿……
负面情绪攒的多了,终于爆发出来,虽然清楚母亲是在为我抗争,但我也很清楚,原生家庭对新家庭介入越多,新家庭必然越不稳定。
因此,我安抚住母亲,并坚定地维护了先生在新家庭里男主人的地位,认可了他的各种付出和贡献。
入夜,我淡淡地对先生说:“我们两个才是要携手一生的人,在我父母面前,我永远会站在你这一边。”
先生显然并未料到我会如此做法,他拉住我的手,也保证道:“我理解老人的心态,我也会努力做好,赢得他们的认可,让他们放心把最珍爱的女儿交给我的。看我的行动吧!”
有趣的是,当我生了孩子后,公婆赶来照顾我们生活,先生居然很自然地遵从了我对待他的原则,在必然会发生的一些我与公婆的小矛盾面前,先生温和而坚定地选择了维护我、支持我。
这种贴心的做法,也无形中让我更加耐心、温和,以及以理解包容和尊重回馈公婆。
若干年后回顾这一路走来,如今血脉相融、亲近和睦的日子,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中慢慢形成的。而所谓秘诀无非是少讲道理、多做实事,我也在婚姻这场修行中愈加成熟和有力。
一次,导师见到我,笑着说:“结婚让你更好了。”我发自内心灿烂地笑着。
三招吵架大法:
让你的爱人笑如春花般灿烂
记得我又一次怀孕临产的最后一周,先生边开车边和我商量准备周末抽空回老家,去接公婆来照顾我。
我一听就急了,因为眼看自己就要生了,他们一走好几天,万一我生了,谁送我去医院、照顾我呢?
也许是孕期身心本身就敏感异常,我话未出口就先哭了起来,边哭边指责先生都这会儿了,还想着回家给自己放假、到处玩,一点儿不担心我、不知道照顾我……
等我说完,先生一副心累的表情:“唉,真扯远了,我就是没想到那么多。”
我还在情绪中,继续不依不饶:“没想那么多,还不是等于没想着我呗……”
就这样,一直到回家我慢慢平静下来,将心比心站在先生的角度体会了一下,虽然心情上难以接受,但作为偏理智的男性,先生也不是第一次“顾虑不周”,好在他的优点就是“知错能改”,接纳沟通啊。
看来我们俩的想法又没在一趟线上,我想着应该全家围绕我、照顾我,先生按照习惯计划回家怎么也得稍作停留,其实,都谈不到错。
第二天早晨,先生已经像个没事儿人似地站在衣柜前系领带,我坐在床沿,想着是“算了呢”,还是要坚持说清楚。
最后,还是决定清楚更重要。“我昨天误解你了,你其实是真的没想到那么多,并不是不爱我或者不在乎我,我现在理解了。”
我话音未落,只见先生停下系领带的手,扭头冲我,一瞬间笑如春花般灿烂。
这大概就是心灵得到理解和抚慰后最美好的反应。而我亦心暖如夏,一个女人可以让她的爱人笑如春花般灿烂,不亦为幸福的极致。
如今结婚9年,我们的经历也足够写上半本书了,风雨历练之下,还能每次看到彼此时有怦然心动的感觉,时不时兴冲冲偷空约个小会,晨起一刻自然的拥吻偎依,不得不感叹生活待我不薄。
当然,这其中还要感谢心理学给予我的处事智慧,让我能够总是怀抱信心去应对生活层出不穷的问题、困难。
而家里的变化也实在暖心:
没有说教的影响变成了我们自然的家庭生活模式,当我无限耐心的应对孩子的成长,先生也变成了孩子的知心老爸;
当先生坚持每日晨练、饮食荤素平衡,我也告别了唯肉食主义和睡到叫不醒;
当我衣食住行总是先考虑长辈,孩子们很自然学会了把好吃的先递给爷爷奶奶;
当先生和我最常待的空间是家里的书房,孩子们润物无声地爱上了阅读。
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始终坚持的几个原则:
第一,不怕争吵,不回避问题,最糟糕的做法就是无数次“算了吧”之后的总爆发。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坐下来谈,站起来吵也要抓住核心矛盾、不跑题;
第二,吵架兼顾客观和心理。很多夫妻冲突其实是利益出发点不同,想法视角不同而已,彼此没理解,再加上些误解,争吵在所难免。因此,我和先生吵架不管多激烈,内心都本着一个原则:把误解说清楚,表达需求,理解情绪。
第三,不固执武断、不以偏概全、不以伤人泄愤。
这三点做到可以说等于给夫妻关系上了保险。
本着接纳问题必然性的心态,我们的每一天都在风浪中持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