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质上是一种听诊的检查法。
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振动而产生音响,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都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实质上是一种听诊的检查法。叩诊的部位不同,病人可采取不同的体位。
叩诊方法 由于叩诊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叩诊的方法可分为:
(一)直接叩诊法
用右手中间三指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的部位,借叩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判断病变情况。此法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肥厚、大量胸水或腹水等,但不能精确地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或藉腕关节的活动,用右手中指指端直接叩击被检部位,用于检查骨骼的叩击痛。
(二)间接叩诊法
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扳指)紧贴平放在被叩诊的部位,其他手指微微抬起,不与体表接触,将右手中指指端(锤指)垂直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前端。一个部位每次连续叩击2~3次,叩击后右手巾指应立即抬起,叩击力量要均匀适中。叩击力量视不同部位、病变性质、范围大小和位置深浅而定,对范围小、位置表浅的病变或脏器,宜采用轻叩诊法,如确定心、肝相对浊音界;当范围比较大或位置比较深时,需用中度叩诊法,如确定心、肝绝对浊音界;若病灶位置距体表约达7cm时则用重叫诊法。
检查肝、脾或肾区叩击痛时,将左手手掌平放于被检查部位,右手握成拳状叩击左手手背,询问或察看病人有无疼痛感。
叩诊时被叩击部位产生的反响称为叩诊音。叩诊音的不同与叩击部位组织或器官的致密度、弹性、含气量以及与体表的间距有关。根据音响的频率、振幅和音律和谐的不同,临床上分为:
1.清音是一种音调低,音响较大,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2.鼓音是一种和谐的低音,与清音相比音响更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倒的空腔器官时出现该音。正常见于左胸下部胃泡区及腹部。
3.过清音 是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临床上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耀多,弹性减弱时,如肺气肿等。
4.浊音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较短的叩诊音。当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
5.实音亦称重浊音或绝对浊音,音响更弱,振动持续时间更短。叩击实质脏器如心、肝所产生的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