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0

摘要 【报关行业知识】保税加工内销征税管理

保税加工是报关行业的一个技术岗位,也是报关员考试中的难点。学会保税加工业务操作,将有助于报关员进入生产企业从事更稳定、工作环境更好的报关工作。学会保税加工,从现在开始。

保税加工内销征税管理

一、内销征税

内销征税管理主要包括料件、剩余料件、成品、边角料、副产品、残次品、不作价设备和受灾保税货物内销征税管理。

二、操作流程

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开出加工贸易内销业务批准证→企业向主管海关申请加工贸易货物内销→保税监管业务现场受理企业内销申请→进行内销货物数量审核→进行归类审核和价格审核→逐级报批→海关开具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征税联系单→企业办理内销报关征税手续。

三、受理单证

1、商务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边角料内销不提交哦,)

2、信用证、原进口合同、原进口报关单或其复印件(边角料内销不提交哦,)

3、内销合同或协议(边角料、副产品、不作价设备内销需要提交,)

4、相关进口许可证件或配额证(边角料内销不提交哦,)

5、内销货物归类及价格资料(比如归类意见书,)

6、企业内销的书面情况说明

四、内销商品数量审核

1、剩余料件内销数量是否与手册进出口情况相符(在此申请之前一定注意手册平衡,)

2、成品内销应按单耗对应关系折算为原材料,折算数量是否正确(制成品、残次品应折算成料件进行内销征税,)

3、边角料内销数量是否与手册备案单损耗比例相符,内销比例是否符合规定(如果边角料比例过高,不是出现了倒挂,就是备案损耗不正确,分分钟查厂的节奏,)

4、残次品数量、比例、报验状态,是否符合手册进出口情况,是否可按残次品内销征税(你确定不是拿成品当残次品征税的么,这可事关估价大计啊,)

五、内销商品归类审核

1、商品归类依据

HS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目录条文,请必要时联系预归类服务单位申请预归类

2、内销商品归类的状态

(1)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按其实际申报进境时的状态确定归类

(2)加工贸易制成品、残次品内销,按照其对应的进口料件确定归类(按单损耗折算成料件内销,)

(3)加工贸易边角料、副产品内销,按其申请内销时报验状态确定归类(这些都原本不在计划中,所以无法折料,内销时什么样就什么样了,)

(4)加工贸易受灾保税货物按其对应的原进口料件确定归类

3、海关归类审核

海关保税监管归类人员会审核加工贸易内销货物报关单或书面单证的中英文品名、规格型号、所申报的商品编码等相关数据,结合进出口商品逻辑对应关系,重点从适用税率、许可证件等方面对内销商品进行审核,确定商品归类。如此还不能确定归类的,可以审核与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相关的报关单证、数据资料,必要时可以要求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商品资料、样品、图片等,通过商品形态、性质、成分、加工程序、结构原理、功能、用途等技术指标或技术参数,掌握正确归类所需的证据,还可提取样品送检、化验,据此进行归类。

六、内销商品完税价格的审定

鉴于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的特殊性,海关在审查确定加工贸易内销货物完税价格时,可以执行简易审价程序,不进行价格质疑和价格磋商,依次按照海关六种估价方法审查确定内销商品完税价格。按上述方法仍不能确定的,海关可按照同项号、同品名、同税号的原则,运用加权平均法作为合理方法,以合同有效期内或电子账册核销周期内已进口料件的申报价格计算所得的加权平均价为基础审查确定其内销完税价格。

主要审查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

1、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含残次品)内销

进料加工料件或其制成品申报内销时,海关以料件的原进口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完税价格并计征缓税利息。如果料件的原进口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海关按照接受内销申报的同时或大约同时进口的、与料件相同或类似的货物的进口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完税价格。仍不能确定的,由海关按照合理方法审查确定。

2、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内销

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申报内销时,海关按照接受内销申报的同时或大约同时进口的、与料件相同或类似的货物的进口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完税价格。仍不能确定的,由海关按照合理方法审查确定。(来料加工的料件是外方免费提供的,所以不能以“原进口成交价格”为基础确定,)

3、边角料、副产品内销

(1)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副产品申报内销时,海关以其内销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内销完税价格

(2)海关总署或直属海关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定期公布有关边角料和副产品的内销计税参考价格(通常以国内外相关行业主要交易平台的公示交易价格为参考依据,)

(3)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选择按照内销价格或者计税参考价格向海关申报。加工贸易企业按照计税参考价格申报的,海关按照计税参考价格审查确定内销完税价格。

4、不作价设备内销

监管期限未满、申请提前解除监管并留在境内的加工贸易不作价设备,企业须补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海关按设备使用年限折旧,以折旧后的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内销完税价格。

七、不准予内销的情形

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予内销:(择加工企业不当可能要受连累啊,)

1、经营企业申请内销的货物属于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在我国境内销售的

2、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已擅自将货物销售或者转让的(当然得追征税款,但性质与内销不同,需要先转缉私进行处理,再按行政处罚流程办理,)

对于上述保税互无内销,保税监管部门作出不予内销决定的,需要告知经营企业按规定将有关货物作结转、退运、放弃或销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