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动态
0

摘要 是“金证书”跌落神坛,还是建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

当“考证热”席卷工程圈,一级建造师证书曾是无数人眼中的“香饽饽”。然而,2025年的一建报考数据却像一盆冷水,浇醒了行业的狂热——全国多地报考人数集体下滑,四川降幅达21.43%,7省平均降幅高达23.07%!这一现象级的转折,在建筑圈内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一、数据直击:多省报考人数“断崖式”下跌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一建报考的“寒意”已蔓延至全国:

· 四川:作为西部工程大省,2025年报考人数较2024年骤降21.43%,11万人的报考规模虽仍居前列,但增速戛然而止;

· 宁夏:报名人数仅9783人,不足万人的数据在历年考试中堪称“冰点”;

· 江西:全省4.1万人报考,较往年减少近两成;

· 镇江:参考率仅51.24%,“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实考人数不足报名人数的一半

……

查看各省2025年一级建造师报名人数汇总

更值得关注的是,7地报考人数综合降幅达23.07%(如下图),这一数字远超行业预期。曾几何时,一建证书是“升职加薪”的标配,如今却面临“报考遇冷”的尴尬。


二、背后推手:政策、市场与行业转型的三重压力

为什么曾经火热的“香饽饽”会突然遇冷?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1.行业“挤泡沫”,市场需求回归理性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大型基建项目增速放缓,市场对项目经理岗位的需求增速也随之下降。企业在新项目开拓上更为谨慎,对“证岗合一”的要求虽在,但盲目储备证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2.“人证合一”严监管,挂靠空间被极度压缩

近年来,住建部门对“挂证”的打击力度空前。全国社保联网、四库一平台数据打通,让“人证分离”的挂靠行为无处遁形。当证书无法轻易带来额外“躺赚”收入时,部分只为挂靠而考证的人自然选择了退出。

3.新生代从业者的价值重估

年轻的工程人开始算一笔“经济账”: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承担极高的备考压力,去搏一个未来不确定性增大的证书,投入产出比是否依然划算?他们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到项目管理、BIM技术、数字化转型等更具前景的新技能上。

三、影响预判:危机or转机?

报考人数下降,对行业和个人意味着什么?

✔️对于真正从业者:或许是利好!证书的“通货膨胀”现象得到缓解,意味着真正持证并在岗的建造师,其证书的“含金量”和稀缺性反而可能上升。市场竞争从“数量战”转向“质量战”。

✔️对于行业:是一次健康的“洗牌”。它促使行业回归“以专业能力论英雄”的本质,倒逼从业人员提升综合实力,而不仅仅是paperwork。

这场报名人数的“退潮”,褪去的或许是投机者的浮躁,留下的才是行业坚实的基石。它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职业资格的价值,最终都要与真实的产业需求和个人的真才实学相匹配。

那么,面对这场变局:

✔️如果你是正在犹豫的备考者: 请问自己,考证是为了短期利益,还是为了长期的职业发展?如果答案是后者,那么现在正是沉下心来、扎实备考的好时机。

✔️如果你已是持证者: 请停止焦虑,将证书视为你专业能力的“底座”,而非终点。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项目经验,让你的证书在“人证合一”中闪耀真正的价值。

时代的潮水方向已变,你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重塑自身,成为中流砥柱?

☟☟ 下方扫码,进群交流学习 ☟☟

特别推荐

2025一建单科大咖亲编题